close

  新華網昆明12月4日電(記者袁全 賈釗 王晉源)離開校園6年後,13歲的小剛(化名)在今年11月末再次回到學校。高出同學們一頭多的他坐在教室的最後一排,跟著同學們一起念“懷素寫字”的課文。
  小剛會炒菜,會放牛,能幹很多農活,但不怎麼說話,總是用搖頭和沉默來回應關註。他經歷過很多同齡孩子不能想象的痛苦:父親酗酒,幾年前打傷他的右腿,留下傷疤;父母離婚後,他隨母親走進新的家庭,但又長期遭到繼父的打罵。家庭的變故讓他在二年級時就輟學了。
  去年,姑姑把小剛接到了自己家裡。姑姑說他顯得“膽子小”,晚上有時候還不能一個人睡,而且很長時間不願去上學,送過去也“總往家裡跑”。
  促成小剛重返校園的一個契機是全國婦聯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雲南發起的“社區兒童保護項目”。
  這個項目今年在距離雲南昆明148公里的玉溪市的一個縣啟動試點,旨在通過調動和協調社區內多種力量和資源,幫助像小剛這樣的孩子走出家暴的陰影,並建立一個預防機制,減少針對兒童的暴力傷害。
  4日,全國婦聯權益部和聯合國兒基會在北京再次發出倡議:共同行動——停止對兒童的暴力,促進兒童保護。
  小剛所在村的村委會主任羅欣說,貧困地區離婚率高,單親家庭多,而很多家長都外出打工,把孩子交給老人或者其他親戚看管。
  “父母可能就管溫飽,很少和孩子有交流,自己不懂孩子的權利,也更沒有機會告訴孩子該怎樣保護自己的權利。”羅欣說。
  全國婦聯權益部部長蔣月娥說,當前中國兒童保護工作中還存在家庭保護意識淡漠,社區保護服務不足,法律保護措施滯後等問題。
  中國傳統觀念認為“棍棒底下出孝子”,“打孩子是為孩子好”,甚至很多孩子也認為自己不聽父母的話被打也是很正常的,也很少有孩子會告訴外人自己在家裡挨打,因此兒童遭受的暴力也被稱作是“隱形暴力”。除了家暴,近年來媒體也曝光了多起針對兒童的性侵案件。針對多種暴力傷害形式,項目特別為學生、老師和單親家長設計了以預防為目的的骨幹培訓課程。
  在兒童骨幹培訓課上,孩子們從省里來的輔導專家口中頭一次聽說了《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並學會了怎樣去保護自己。
  “受到誘迫時,要抓、咬、踢,往人多的地方跑;要告訴自己信任的成年人;還可以撥打熱線求助。”這是李朔宇在參加完培訓後總結的方法。這個13歲的小男孩在課堂上第一次聽到了很多對兒童的暴力侵害案例,知道男孩子也會受到性暴力。
  在項目支持下,單親媽媽張榮(化名)參加了社區家庭互助小組。她生活的社區共有80多個單親家庭。
  在家庭互助小組裡,張榮和30多個單親家庭的父母一起接受專家培訓,學習如何與孩子交流,用積極的教育方式而不是體罰來幫助孩子健康成長;家長們也相互傾訴,有了困難一起出主意。大家還給小組取名“單翅飛吧”,意在“單親的家庭也要堅強”。
  聯合國兒基會駐華代表麥吉蓮說,希望能夠在全國範圍內推廣雲南玉溪試點取得的成果,為每一個社區建立預防和應對針對兒童的暴力實踐提供指導。
  蔣月娥說,非常歡迎更多的聯合國機構和社會組織在推動兒童保護工作方面提供支持,大家攜手共同為停止對兒童的暴力,促進兒童健康安全成長創造良好環境。
  針對現行刑法中不完善的地方,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主任佟麗華呼籲儘快為保護兒童推出一個專門的刑法修正案,通過修改法律來規範、全面、有效地打擊針對兒童的犯罪行為,保障兒童健康成長,同時向社會傳達清晰的聲音:“凡是對兒童實施犯罪的,都要受到嚴懲。”
 
(編輯:SN08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k84ukzir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